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谁让咱是当过兵的

    信息发布者:马开印
    2017-10-07 08:46:28    来源:中国国防报   转载

    文兆光(右)给适龄青年宣讲征兵政策。 黄如意摄

    “老文啊,我家孩子明年想去当兵,我们要做哪些准备?”

    “只要保持一颗坚定的心,等到明年兵役登记启动时,按时登记、按时报名、按时参加体检就没问题。”

    讲这话的人名叫文兆光,今年65岁的他,可是广西桂林市东山瑶族乡斜水村的大红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他是今年桂林市最美拥军人物之一;他是前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是斜水村的义务征兵宣传员……”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勾勒出文兆光的画像。

    简陋的房屋里,文兆光穿着一身老式军装,紧盯着墙上的几张奖状迟迟挪不开眼。“这是我的大儿子文新军,是名退伍兵。这是我的二儿子文新杰,目前在武警服役,先后4次荣立三等功。”文兆光指着墙上两个儿子的照片及旁边的立功受奖证书,一脸骄傲。

    “我们家历代拥军,从我曾祖父到现在最小的外孙,5代人共有15人接受了军营的洗礼。”文兆光掰着手指头,细数了他们家有过从军经历的人。

    文兆光说,曾祖父文庄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被敌人杀害。革命先辈的壮举、忠贞不屈的信念,在后辈心中埋下了为国尽忠的种子。1971年,文兆光如愿参军入伍,走进了梦寐以求的部队,先后担任营部、团部通讯员。1975年,他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慎摔伤,不得不离开他心爱的部队。“那时候我在想,我离开了热爱的部队,脱下了这身绿军装,就再也不能与战友并肩作战、摸爬滚打了……”虽然已过去40多年,谈起往事,文兆光的眼睛里依然泪光闪烁。

    身回家乡,心在军营。文兆光有两个儿子,他经常给孩子们讲他在部队训练的故事,讲革命前辈为了国家英勇献身的故事。文兆光讲得满怀深情,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并先后走上了从军路。

    因文兆光当过兵有见识,村里的村民有时也来找他询问当兵的事。文兆光想:“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独生子女多了,但当兵的热情不应减退,国防意识不应减退。”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动员村里符合参军条件的孩子们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义务征兵宣传员。

    文兆光珍藏着一个小本子,只要出台征兵新政策,他都会记录下来,总结每年征兵变化,挨家挨户做适龄青年家长的工作,从征兵的政策,到当兵的好处,再到退伍兵的待遇,退伍后的发展……文兆光列出清单,一条一条讲给家长们听。

    在文兆光的动员下,村里参军入伍的人越来越多。斜水村村民唐承海说,文家的拥军事迹,带动了参军好风尚,斜水村几乎每年都有一名青年光荣入伍。文兆光则说:“谁让咱是当过兵的,一日从军,就该终生为军。作为一名老兵为国防做点事,是我的职责,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为他点赞

    心中若有信念的种子,哪里都是扎根的沃土。文兆光42年致力于征兵宣传动员,初心不改,身体力行,正是源于他心里装着百姓与国防、身上承载着责任和担当,才能一辈子红色基因不变、英雄豪气不减。向老兵敬礼!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