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河南加码扶贫领域反腐:斩“黑手”、治“甩手”

    信息发布者:马开印
    2017-09-12 09:20: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转载

    中新社郑州9月7日电(记者 李志全)“这些复耕地的种粮补贴款,在村里好多年啦,今天终于发下来啦!”豫北台前县农民马秋灵,最近拿到了迟到多年的种粮补贴款。他所在的村党支部书记,则因此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河南省,今年以来将监督执纪问责的重点聚焦扶贫领域,一方面精准发力,坚决斩断扶贫领域的“黑手”“贪吃蛇”;另一方面从严治吏,治理懒政怠政的“甩手掌柜”。

      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任正晓对此态度明确,对胆敢向扶贫资金财物“动奶酪”的严惩不贷,对扶贫工作失职失责的党委纪委坚决实行“双问责”。

      种粮补贴,是中央对种粮农民的补贴,也称粮食直补。但马秋灵所在的马楼村200多户农民,迟迟没有拿到这个补贴。

      濮阳市纪委不久前在台前县召开扶贫领域违纪资金集中清退暨警示教育会议。现场清退马楼村273户种粮补贴资金,共111498.84元人民币。

      据濮阳市纪委介绍,2006年至2014年,马楼村党支部书记未按要求将增加的复耕耕地种粮补贴直补资金发放到户。在受到纪委处分后,这名村党支部书记悔不当初。

      “谁敢动扶贫财物这块‘奶酪’,我们就毫不留情精准打击,坚决斩断黑手。”濮阳市纪委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今年以来,洛阳市加大扶贫领域通报曝光力度,先后曝光新安县铁门镇蔡东村党支部书记高金勇挪用专项互助扶贫资金、洛宁县兴华镇毛原村党支部原书记毛金涛套取到户增收扶贫款等253个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

      斩断扶贫领域“黑手”的同时,河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加大对懒政怠政的问责力度,特别是对在扶贫工作中搞假大空、走过场、敷衍塞责等问题决不放过。

      许昌市纪委专门成立5个督查小组,直奔贫困村,走访贫困户,查看扶贫干部作风、工作记录,包村干部工作成效。

      在焦作,该市针对扶贫攻坚战中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不深入、措施不到位等问题,通报批评9家单位,诫勉谈话6人、约谈51人、停职2人。

      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河南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扶贫领域问题1051件,处理1387人,其中纪律处分1145人,组织处理249人,30人被移送司法处理。

      对扶贫领域的反腐,河南还在持续加码。

      河南省纪委日前当面向伊川县等10个拟摘帽贫困县,以及登封市等10个民众反映问题集中的县市,交办问题线索52条。

      该省纪委明确要求这20个县市纪委要对问题线索优先安排核查,纪委书记亲自安排、亲自过问,对每一起问题线索,明确包案领导、案件主办人,以及办结时限、结案标准。(完)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